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是计算机类专业里历史最久的专业,涵盖传统的计算机科学理论、计算机技术、计算机系统等前沿理论、技术,并融入当代迅速发展的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和量子计算等新兴信息技术,旨在培养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具有自主学习意识和创新意识、科学研究型和工程技术型相结合的计算机专业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主要培养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和创新创业意识,系统地掌握新一代信息技术的计算机硬件、软件与应用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与方法,具有较强的实践动手、系统分析与设计、开发应用以及工程创新能力,具有良好的人文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感和工程职业道德,同时具备良好的沟通与表达能力以及团队精神,具有良好的外语应用能力的高素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应用型本科人才。
基本学制:全日制,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毕业要求:毕业最低学分160学分,修完第二课堂成绩单(含创新创业)规定学分。
(一)知识要求
■通识教育知识。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理解国内外先进的思想、理念、方针、政策;熟练掌握查询并获取外文资料的基本方法,具备获取国内外专业信息的知识与技能;掌握创新创业的相关知识;懂得自我调节,身心健康。
■专业基础知识。具有从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领域软硬件工程开发设计、技术服务等工作所需的数理知识和其他相关的自然科学知识;具有较强的跨文化沟通交际基础知识,熟悉若干种流行的计算机应用硬件、软件、网络通信系统;能够参与计算机学科基础的相关竞赛。
■专业知识。掌握计算机软硬件的分析、设计、开发、测试和维护的方法;掌握智能应用技术的基本理论,具有智能应用软件设计、开发、运维的基本知识;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基本理论,具有处理网络数据通信和网络安全问题的基本知识;系统掌握国际上通用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了解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最新发展动态,具有开发新软硬件系统、获取新知识的基本素养,并了解信息产业的相关法律和法规。
(二)能力要求
■专业能力。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基本理论、技能、方法和相关知识,具有独立获取知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具有较强的IT相关的软硬件、网络应用系统项目的分析、设计和开发能力,能够比较熟练地开展一般性专业技术工作,具有良好的工程实践能力;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与继续学习能力。
■综合能力。具备计算机综合信息处理以及系统项目开发能力;具有熟练阅读、学习本专业外文资料的能力;具有良好的计算机专业外语的阅读、翻译和交流能力,掌握文献检索和资料查询以获取国内外专业信息的能力。
■创新创业能力。具有较强的语言文字表达、收集处理信息、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具有良好的团结协作精神和人际沟通、社会活动、组织协调等创业前期所需的基本能力;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与创新意识。
(三)素质要求
■具备合格的思想政治素质,爱国敬业精神,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与职业素养,诚实肯干、严谨细致。
■有较好的国内外科学文化素质。具有严谨的作风、良好的修养、科学的思维方式;追求卓越,具有良好的职业素质以及质量保障、环境保护、安全与服务的意识。
■具有扎实的专业技能素质。具备求实创新意识和严谨的科学素养,具有计算思维、工程与团队意识,能够与业界同行及社会公众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并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能够在跨文化背景下进行沟通和交流。
■具有较高的职业素质,具有较高人文社会科学素养和社会责任感,工作责任心强,爱岗敬业,团结协作;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创新能力,具有较强的创业意识。
■良好的身体心理素质。具有强健的体魄和健康的心理;具有乐观、积极、向上的精神与人格魅力。
■熟悉信息产业的基本方针、政策和法规,能及时了解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前沿理论、应用前景、发展动态和行业需求,具有创新意识和较高的综合素质;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能及时了解计算机最新理论和国际前沿动态,能够持续学习并适应学科未来的发展和变化。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定位于服务国家“十四五”产业布局和“粤港澳大湾区”战略,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瞄准云计算、信息安全、人工智能、系统运维等相关领域,培养能够解决实际问题,具有工程应用能力的专业技术人才为目标。
在人才培养上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以培养专业基础扎实、工程实践素质过硬、个性特长突出,适应社会行业需求的专业人才。在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管理及培养质量等方面与社会企业、国际化教育接轨,突出应用性、职业性、国际化特点。
工程数学、数字逻辑电路、C语言程序设计、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计算机组成原理、数据结构与算法分析、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计算机网络、操作系统原理与应用、交换与路由技术、XML技术、Web开发技术、网络安全、App程序开发、Linux技术、PHP技术、人工智能应用、云计算技术及应用等。
核心课程
C语言程序设计、计算机网络、数据结构与算法、操作系统、面向对象程序设计、XML技术、Web开发技术、数据库系统原理与应用、计算机组成原理、网络安全等。
实践课程
军事训练、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数据结构课程设计、数据库系统原理课程设计、交换与路由项目设计、Web开发技术项目设计、网络安全综合设计、系统集成项目设计、APP程序开发课程设计、网络安全防护技术课程设计、生产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设计等。
获得证书
至少获取一个IT类行业认证中级证书或中高级技能等级证书,包括但不限于:WEB前端技能证书、网络运维技能证书、云计算技能证书、网络安全技能证书(选择其中一项)
现有教学设备资产2000万余元,有计算机网络、网络工程、网络安全等专业实验室8间,实验室面积1000余平方米,校外实习基地100多所。
本专业毕业生主要面向计算机工程、网络工程、软件开发、云计算等领域,从事计算机应用、信息系统规划师、网络工程师、软件开发工程师、网络安全师、云计算工程师、信息系统应用、互联网开发与应用、大数据分析等岗位工作。
现有计算机类专职教师45人,其中副教授18人,教授2人,讲师15人,硕士以上学历34人。